为了打开局面,万丰科技一般会选择行业的领头羊或者排名前五位的企业作为突破口。而在轮毂行业,万丰奥特是有代表性的一家。
2009年,万丰科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这是一款不太成熟的产品,主要问题是平均无故障率的时间比较短。吴军坦承,国外机器人免维护的使用寿往往在6-7万个小时左右,也就是6-7年。但万丰科技自己的机器人能稳定使用多长时间,并没有经过具体的数据测算。万丰科技想出的办法是把机器人批量使用在一个轮毂浇铸的生产线上,在高温高粉尘的环境下24小时运行,每年运行超过320天。
“设计定型用了三年时间,*痛苦。”吴军回忆说。但痛苦所带来的回报却坚定了万丰奥特将工业机器人引入车间的决心。工业机器人替换人工后,正品率从原来的90%为95%。万丰集团的销售额为50亿元时,员工人数约为5000人。现在万丰集团一年的销售额翻番为100亿元(不包括海外收购的公司),但员工人数只增加了两三千人。“那就是机器人的功劳,不然的话就是销售越高人越多。”吴军说。
但这只是步。代铸造机器人一台可以替代九个人的工作,但生产线上还剩九个人。而通过研发第二代铸造机器人,目标是把剩下的九个人也替换掉,实现铸造无人化。跟代铸造机器人相同的是,万丰会在集团内部建立一个示范单元线,一方面是起到教育客户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万丰奥特的智慧工厂打好地基。
从上来说,难处在于如何将原来觉得不可替换的工位用工业机器人取代,让整个生产过程当中不受人的影响。这些工位上往往是经验值很高的一些工人。举例来说,温度变化会直接影响到顺序凝固,而经验值高的工人能有效通过温度变化来掌握凝固顺序,从而保证产品的合格性。
在吴军看来,这些岗位上的工人往往讲不了多少,“知识都长在肚子里”,很难被替代。而通过使用工业机器人和传感技术,他希望能转变这些人的角色和工作场景。
“我们不希望这个人只在现场工作,而是希望把这个人积累的数据经验转移到控制室的数字化里,”吴军说,“一个人在一个工位上干活的话只能是一个人,假如他的经验加上数字化设备,一个人可能变成一百个人或者变成一千个人。”
对万丰奥特来说,这已是不再遥远的现实。今年9月份,实现铸造无人化的个单元将会建成。跟以往一样,对于个项目的艰难程度,吴军已做好心理准备。但从长远看,却未必悲观,因为大家“会看到和感受到它的先进性”。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离散型制造业相较于流程型制造业,生产工艺复杂,生产精密性高,生产过程不确定因素多,由此生产控制更为复
一、国家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推出政策指引方向中小企业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一、国家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推出政策指引方向中小企业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