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及配件上市公司

2025年9月22日 来源:全球机器人自动化  浏览 2 次 评论(0)
工业机器人整机和配件上市公司一览表
人形机器人配件上市公司一览表
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
1、优必选(香港上市)HK09880
2、越疆(香港上市)HK02432

民生证券发布研报称,基于人形 机器人 极强的跨场景适配与承载AI落地的能力,看好人形 机器人产业 向上趋势,有望在未来5-10年内重塑产业生态,在工业制造、医疗康复等多领域实现规模化渗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制高点。 汽车零部件 公司具有强客户拓展能力、强批量化生产能力,且主业产品与机器人高度相通,具备强大 竞争优势 。国内汽车主机厂纷纷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汽车零部件公司可依托车端客户优势快速切入其机器人供应链。

  民生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政策引领机器人产业腾飞,资本赋能国内企业崛起。

  在政策引领下,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布局加速。中央出台政策明确“三步走”目标,地方依自身优势差异化发展,东部注重高端研发,中西部聚焦供应链与成本控制。区域协同创新生态渐成,资本活跃且向早期阶段倾斜。在技术与应用层面,国内企业在核心部件国产化、轻量化设计等方面成果显著,国外人形机器人在硬件设计、AI决策系统等领域技术领先。头部初创企业如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 优必选 已完成小批量交付,产能逐步爬坡,有望开启千台量产 周期 。

  产品商业化进程迅速,初创机器人企业量产在即。


  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初创公司在2024年集中涌现,融资数量持续增长,其中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乐聚、傅利叶、优必选、银河通用、众擎机器人八家企业表现尤为亮眼。目前各初创公司均与知名车企、 物流 企业、科技公司等达成商业合作,智元机器人、乐聚、傅利叶、普渡科技等已完成百台及以上大规模交付。国内头部机器人企业与车企等制造企业试点已近半年,小批量测试阶段有望即将结束。2025年是多家初创企业的量产节点,众擎PM01、宇树Unitree

  G1等明星产品均预计于2025年实现量产,多家企业预计全年将销售超千台。伴随国内企业订单交付,下游客户测试与研究需求旺盛,2025年人形机器人销量将持续高速增长。

  创新技术引领,科技企业跨界协同赋能。

  国内车企与科技企业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呈现差异化路径。科技企业以“投资+大模型”聚焦软件层“大脑”能力,华为盘古、字节GR-2探索具身智能,但多数依赖通用多模态模型,环境交互能力仍待突破。车企则依托技术复用与场景协同快速落地:小鹏汽车复用 智能驾驶 芯片 与供应链,Iron机器人已投入工厂实训;小米整合生态链技术,CyberOne融入 智能制造 ;广汽自研GoMate搭载纯视觉算法,覆盖工业与 消费 场景,形成多元化生态布局。车企凭借“感知-决策-执行”技术积累与供应链优势,加速从研发向规模化应用过渡。

  投资建议:科技巨头、汽车主机厂与明星初创公司形成多维共振,2025年有望成为国产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客户维度,重视头部国产人形机器人主机厂产业链,建议积极布局头部主机厂产业链,包括宇树、智元、优必选等明星初创公司,以及小鹏、小米等汽车主机厂;产品维度,看好边际变化最大的硬件环节,包括灵巧手传动方案/触觉传感器构型、类RV对髋部/肩部谐波的替代、轻量化以塑代钢、万向节替代关节轴承等。


  建议关注:汽车零部件公司具有强客户拓展能力、强批量化生产能力,且主业产品与机器人高度相通,具备强大竞争优势。国内汽车主机厂纷纷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汽车零部件公司可依托车端客户优势快速切入其机器人供应链。推荐国产链汽配机器人标的【 均胜 电子 、 豪能股份 、 沪光股份 、 隆盛科技 、 中鼎股份 】,建议关注【 双林股份 、 宁波华翔 、 富临精工 】。

  风险提示: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核心硬件降本不及预期风险、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等。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版权所有 科工网&北京天云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15 - 2022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0211号-5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