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谁拥有大数据,而且处理它,便是如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四年后,再看制造业,谁积极拥抱工业数字化,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谁就会更有竞争力。拥抱工业数字化,意味着有获得数据的能力,也有对数据处理的能力,意味着分析结果应用并建立在工业技术之上。
如今重新反思制造业时,美国将工业技术的分散和低水平重复看作是本身“缺失的中间地带”,甚有学者称硅谷死亡之谷。“工业能力加强是一个都不该放弃的”。而欧洲也害怕的担心,据悉现在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有6家在美国,4家在中国,欧洲没有一家,将来数字化大统天下之时,谁有数据,谁就有了帝国,欧洲担心沦为数字殖民地。
对中国来说,在信息技术发力制造业的时,中国在当代社会生长历程中,次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在制造强国的路上,“不但要往信息技术同步大展,还要补工业化的课”。据悉,工信部方面也在围绕工业目标,解决我过缺失的中间地带。
实际上,外界颇为看好中国在工业4.0有所作为,美国白宫信息物理体系专家组、辛辛那提大学讲座教授李杰认为将来工业4.0的将会在中国,“由于中国不仅是制造大国,更是的使用大国,无论是制造设备还是终端消费品,中国拥有庞大数据。”不过,数据要是不能很好的利用,就没有真正的竞争力。
除了自身差距,制造业对转型发展人事还不足,还在等着是不是有现成的产品或解决方案直接用就行了,惯性思维尚未转变。将来3-5年,加速制造业创新将是改变规则的重大问题。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从智能工厂的建设内容来看,数字化、智能装备、自动化、先进制造和管理科学需要有机融合,方能实现企业的整
1.需求背景1)建立覆盖加工车间的分布式控制网络,实现NC程序的有效调用、稳定有效传输和在线加工等,
上周《2025年国产智能机器人企业竞争力报告》(瞭望财经快思慢想研究院)突然刷屏朋友圈。这份报告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