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2025规划全文内容及解读、工业4.0

2017年9月4日 来源:科工网-国际互联网+生态服务平台  浏览 2785 次 评论(0)

制造2025规划全文内容及解读工业4.0 

    从德国工业4.0提出到中国制造2025出台,有报道称中国制造2025是工业4.0的中国版,本文将介绍中国制造2025全文及解读,工业4.0解读

1、《中国制造规划纲要2025》内容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综合国力、保障、建设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大国地位。然而,与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

  (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一些发展中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市场空间。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和其他发展中“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着眼建设制造强国,固本培元,化挑战为机遇,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各行业新的装备需求、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的民生需求、国防建设新的需求,都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消费品质量和、公共服务设施设备供给和国防装备保障等方面迅速水平和能力。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将不断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竞争新优势,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三)建设制造强国任务艰巨而紧迫。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持续的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机、北斗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高铁装备、百万千瓦级发电装备、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取得突破,形成了若干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

  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以上问题。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创新驱动,制定特殊政策,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全社会力量奋力拼搏,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

  二、战略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基本方针是:

  ——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质量为先。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建设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结构优化。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

  ——人才为本。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引导。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积极转变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针对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切实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扎扎实实打基础,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整体推进,突破。坚持制造业发展一盘棋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创新发展方向,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推动制造业整体水平。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需求,整合资源,突出,实施若干重大工程,实现率先突破。

  自主发展,开放合作。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领域,着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发展能力。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

  (三)战略目标。

  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掌握一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进展。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下降。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2020年和2025年制造业主要指标 

类别

指  标

2013年

2015年

2020年

2025年

创新能力

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0.88

0.95

1.26

1.68

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1(件)

0.36

0.44

0.70

1.10

质量效益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2

83.1

83.5

84.5

85.5

制造业增加值率提高

-

-

比2015年提高2个百分点

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

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

-

-

7.5左右(“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

6.5左右(“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速)

两化融合

宽带普及率3(%)

37

50

70

82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4(%)

52

58

72

84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5(%)

27

33

50

64

绿色发展

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

-

-

比2015年下降18%

比2015年下降34%

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幅度

-

-

比2015年下降22%

比2015年下降40%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幅度

-

-

比2015年下降23%

比2015年下降41%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62

65

73

79

  1 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规模以上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2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是反映我国制造业质量整体水平的经济技术综合指标,由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两个方面共计12项具体指标计算得出。

  3 宽带普及率用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代表,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固定宽带家庭用户数/家庭户数。

  4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应用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规模以上企业总数量(相关数据来源于3万家样本企业,下同)。

  5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的平均值。

  三、战略任务和

  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突出;必须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一)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领域的创新能力。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创新能力,推进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技术建设,充分吸纳企业参与科技计划的决策和实施。瞄准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定期研究制定发布制造业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继续抓紧实施科技重大专项,通过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基础作用,建立一批产业创新联盟,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攻克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成果转化。

  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在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开展创新设计示范,推广应用以绿色、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先进设计技术。加强设计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克信息化设计、过程集成设计、复杂过程和系统设计等共性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设计工具软件,建设完善创新设计生态系统。建设若干具有影响力的创新设计集群,培育一批化、开放型的工业设计企业,鼓励代工企业建立研究设计,向代设计和出口自主品牌产品转变。发展各类创新设计教育,设立工业设计奖,激发全社会创新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建立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健全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推动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健全科技成果科学评估和市场定价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推进机制,引导政产学研用按照市场规律和创新规律加强合作,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建立一批从事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中试基地。加快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以创新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方向选择机制和鼓励创新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围绕制造业重大共性需求,采取与社会合作、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新机制新模式,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开展关键共性重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建设一批促进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规范服务标准,开展技术研发、检验、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建设领域制造业工程数据,为企业提供创新知识和工程数据的开放共享服务。面向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建设一批重大科学研究和实验设施,提高核心企业系统集成能力,促进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专栏1 制造业创新(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

  围绕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制定完善制造业创新遴选、考核、管理的标准和程序。
  到2020年,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工业技术研究基地)。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改革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组织实施制造业标准化计划,在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综合标准化工作。发挥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重要作用,支持组建领域标准推进联盟,建设标准创新研究基地,协同推进产品研发与标准制定。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参与标准制定,加快我国标准化进程。大力推动国防装备采用先进的民用标准,推动军用技术标准向民用领域的转化和应用。做好标准的宣传贯彻,大力推动标准实施。

  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加强制造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构建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和战略布局。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培育一批具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的优势企业,支持组建知识产权联盟,推动市场主体开展知识产权协同运用。稳妥推进国防知识产权解密和市场化应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鼓励和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机构在领域合作开展专利评估、收购、运营、风险预警与应对。构建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开展跨国知识产权许可。研究制定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申请、保护及维权成本的政策措施。

  (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编制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任务和重大布局。加快制定智能制造技术标准,建立完善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强化应用牵引,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协同推动智能装备和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创新与产业化。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加强智能制造工业控制系统网络保障能力建设,健全综合保障体系。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组织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推进工程化和产业化。加快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加快产品全生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促进集团管控、设计与制造、产供销一体、业务和财务衔接等关键环节集成,实现智能管控。加快民用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食品、印染、稀土、农药等行业智能监管体系建设,提高智能化水平。

  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制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产业生态体系。加快开展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实施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布局,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加快制造业集聚区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的部署和建设,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升级,提高企业宽带接入能力。针对信息物理系统网络研发及应用需求,组织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工业应用软件、故障诊断软件和相关工具、传感和通信系统协议,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识别、有效交互与智能控制。

专栏2 智能制造工程 

  紧密围绕制造领域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支持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开发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依托优势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建设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在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地区、行业和企业中,分类实施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试点示范及应用推广。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保障系统,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
  到2020年,制造业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30%。到2025年,制造业领域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50%。

  (三)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的症结所在。要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突破的原则,着力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统筹推进“四基”发展。制定工业强基实施方案,明确方向、主要目标和实施路径。制定工业“四基”发展指导目录,发布工业强基发展报告,组织实施工业强基工程。统筹军民两方面资源,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支持军民技术相互有效利用,促进基础领域融合发展。强化基础领域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对标达标,基础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寿。建立多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引导各类要素向基础领域集聚。

  加强“四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前瞻性基础研究,着力解决影响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产品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基础创新体系,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关键共性基础研究机构,开展先进成型、加工等关键制造联合攻关;支持企业开展创新,培养人才。加大基础专用材料研发力度,提高专用材料自给保障能力和制备技术水平。建立工业基础数据库,加强企业试验数据和计量数据的采集、管理、应用和积累。加大对“四基”领域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投向“四基”领域项目。

  推动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协同发展。注重需求侧激励,产用结合,协同攻关。依托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和相关工程等,在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发电设备等领域,引导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需对接,建立产业联盟,形成协同创新、产用结合、以市场促基础产业发展的新模式,重大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开展工业强基示范应用,完善首台(套)、首批次政策,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关键基础材料推广应用。

专栏3 工业强基工程

  开展示范应用,建立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关键基础材料的首批次或跨领域应用。组织突破,针对重大工程和装备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急需,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的工程化、产业化瓶颈。强化平台支撑,布局和组建一批"四基"研究,创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产业技术基础体系。
  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缓解,航天装备、通信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家用电器等产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先进制造得到推广应用。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80种标志性先进得到推广应用,部分达到领先水平,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

  (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断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

  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建设产品标准符合性认定平台,推动产品技术、标准达到先进水平。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普及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周期质量追溯能力。组织开展行业优化行动,关键过程控制水平。开展质量管理小组、现场改进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示范推广。加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培训、诊断和辅导活动。

  加快产品质量。实施工业产品质量行动计划,针对汽车、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关键原材料、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行业,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采用先进成型和加工方法、在线装置、智能化生产和物流系统及设备等,使实物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等指标达到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食品、药品、婴童用品、家电等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保障消费品质量。大力提高国防装备质量可靠性,增强国防装备实战能力。

  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政策规划体系和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关系民生和等领域的行业准入与市场退出管理。建立消费品生产经营企业产品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将质量违法违规记录作为企业诚信评级的重要内容,建立质量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建立区域和行业质量预警制度,防范化解产品质量风险。严格实施产品“三包”、产品召回等制度。强化监管检查和责任追究,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制定和实施与先进水平接轨的制造业质量、、卫生、环保及节能标准。加强计量科技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建立一批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计量基标准,与制造业相关的量传溯源能力。加强产业计量测试建设,构建计量科技创新体系。完善检验技术保障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鼓励建立技术联盟。完善认证认可管理模式,提高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有效性,推动自愿性产品认证健康发展,管理体系认证水平,稳步推进互认。支持行业组织发布自律规范或公约,开展质量信誉承诺活动。

  推进制造业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服务机构,开展品牌管理咨询、市场推广等服务。健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管理制度。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品牌文化,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消费理念,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加速我国品牌价值评价化进程,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加大中国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树立中国制造品牌良好形象。

  (五)推行绿色制造。

  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工、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大力研发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技术装备,加快应用清洁高效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切削等加工,实现绿色生产。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推广轻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术,持续电机、锅炉、内燃机及电器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后机电产品和技术。积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大幅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使用能耗及限用物质含量,建设绿色数据和绿色基站,大力促进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支持企业强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增强绿色精益制造能力,大幅能耗、物耗和水耗水平。持续提高绿色低碳能源使用比率,开展工业园区和企业分布式绿色智能微电网建设,控制和削减化石能源消费量。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强化技术装备支撑,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推进产品认定,促进再制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显著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建设绿色工厂,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发展绿色园区,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耦合,实现近零排放。打造绿色供应链,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壮大绿色企业,支持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强化绿色监管,健全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体系,加强节能环保监察,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开展绿色评价。

专栏4 绿色制造工程 

  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开展重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实施区域、流域、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计划,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源头防治专项。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开展绿色评价。
  到2020年,建成千家绿色示范工厂和百家绿色示范园区,部分重化工行业能源资源消耗出现拐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20%。到202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先进水平,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

  (六)大力推动领域突破发展。

  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着力集成电路设计水平,不断丰富知识产权(IP)核和设计工具,突破关系信息与网络及电子整机产业发展的核心通用芯片,国产芯片的应用适配能力。掌握高密度封装及三维(3D)微组装技术,封装产业和测试的自主发展能力。形成关键制造装备供货能力。

  信息通信设备。掌握新型计算、高速互联、先进存储、体系化保障等核心技术,突破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核心路由交换技术、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输技术、“未来网络”核心技术和体系架构,积极推动量子计算、神经网络等发展。研发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新型路由交换、新型智能终端、新一代基站、网络等设备,推动核心信息通信设备体系化发展与规模化应用。

  *作系统及工业软件。开发领域*作系统等工业基础软件。突破智能设计与仿真及其工具、制造物联与服务、工业大数据处理等高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开发自主可控的高端工业平台软件和领域应用软件,建立完善工业软件集成标准与测评体系。推进自主工业软件体系化发展和产业化应用。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高档数控机床。开发一批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以可靠性、精度保持性为,开发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轴承、光栅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软件,加快实现产业化。加强用户验证能力建设。

  机器人。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瓶颈。

  3.航空航天装备。

  航空装备。加快大型飞机研制,适时启动宽体客机研制,鼓励合作研制重型直升机;推进干支线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和通用飞机产业化。突破高推重比、先进涡桨(轴)发动机及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建立发动机自主发展工业体系。开发先进机载设备及系统,形成自主完整的航空产业链。

  航天装备。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重型运载器,进入空间能力。加快推进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型卫星等空间平台与有效载荷、空天地宽带互联网系统,形成长期持续稳定的卫星遥感、通信、导航等空间信息服务能力。推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工程,适度发展深空探测。推进航天技术转化与空间技术应用。

  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大力发展深海探测、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装备及其关键系统和专用设备。推动深海空间站、大型浮式结构物的开发和工程化。形成海洋工程装备综合试验、与鉴定能力,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突破豪华邮轮设计建造技术,液化天然气船等高技术船舶竞争力,掌握配套设备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设计制造核心技术。

  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加快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的应用,突破体系化保障、节能环保、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研制先进可靠适用的产品和轻量化、模块化、谱系化产品。研发新一代绿色智能、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围绕系统全寿周期,向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建立的现代轨道交通产业体系。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先进水平接轨。

  7.电力装备。推动大型高效超净排放煤电机组产业化和示范应用,进一步提高超大容量水电机组、核电机组、重型燃气轮机制造水平。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备、先进储能装置、智能电网用输变电及用户端设备发展。突破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高温超导材料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制造及应用技术,形成产业化能力。

  8.农机装备。发展粮、棉、油、糖等大宗粮食和战略性经济作物育、耕、种、管、收、运、贮等主要生产过程使用的先进农机装备,加快发展大型拖拉机及其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业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推进形成面向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9.新材料。以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加快研发先进熔炼、凝固成型、气相沉积、型材加工、高效合成等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装备,加强基础研究和体系建设,突破产业化制备瓶颈。积极发展军民共用特种新材料,加快技术双向转移转化,促进新材料产业军民融合发展。高度关注颠覆性新材料对传统材料的影响,做好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生物基材料等战略前沿材料提前布局和研制。加快基础材料升级换代。

  1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发展针对重大疾病的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药物新产品,包括新机制和新靶点化学药、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新型疫苗、临床优势突出的创新中药及个性化治疗药物。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实现生物3D打印、诱导多能干细胞等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专栏5 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产品和重大装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与工程化、产业化瓶颈,组织开展应用试点和示范,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竞争力,抢占竞争制高点。
  到2020年,上述领域实现自主研制及应用。到2025年,自主知识产权高端装备市场占有率大幅,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下降,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重要领域装备达到领先水平。

  (七)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逐步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

  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明确支持战略性重大项目和高端装备实施技术改造的政策方向,稳定中央技术改造引导资金规模,通过贴息等方式,建立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推动技术改造相关立法,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体系。支持行业、高端产品、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优化产品结构,设计、制造、、管理水平,促进钢铁、石化、工程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研究制定产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南和项目导向计划,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围绕两化融合、节能降耗、质量、生产等传统领域改造,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新装备、新材料,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益。

  稳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分业分类施策,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强行业规范和准入管理,推动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优化存量产能。加强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动态监测分析,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引导企业主动退出过剩行业。切实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激发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发展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的化“小巨人”企业。发挥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园区示范作用,利用双边、多边中小企业合作机制,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协作关系。推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中小企业集群。

  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综合考虑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制定和实施行业布局规划,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完善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建设产业转移信息服务平台,创建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推动东中西部制造业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改造现有制造业集聚区,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建设一批特色和优势突出、产业链协同高效、核心竞争力强、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八)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功能区和服务平台建设。

  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研究制定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服务型制造行动计划。开展试点示范,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鼓励优势制造业企业“裂变”优势,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化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建立企业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广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提高行业信息应用系统的方案设计、开发、综合集成能力。鼓励互联网等企业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在线定制、线上到线下等创新模式,积极发展对产品、市场的动态监控和预测预警等业务,实现与制造业企业的无缝对接,创新业务协作流程和价值创造模式。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节能环保、检验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

  强化服务功能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和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发展研发设计、信息、物流、商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增强辐射能力。依托制造业集聚区,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东部地区企业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建立生产服务基地。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产业转移承接地服务配套设施和能力建设,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

  (九)提高制造业化发展水平。

  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合作的水平和层次,推动产业化布局,引导企业提高竞争力。

  提高利用外资与合作水平。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水平。引导外资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领域,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全球研发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发行股票、债券,鼓励与境外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

  跨国经营能力和竞争力。支持发展一批跨国公司,通过全球资源利用、业务流程再造、产业链整合、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加快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在境外开展并购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建立研发、实验基地和全球营销及服务体系;依托互联网开展网络协同设计、精准营销、增值服务创新、媒体品牌推广等,建立全球产业链体系,提高化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鼓励优势企业加快发展总承包、总集成。引导企业融入当地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投资和经营风险管理,提高企业境外本土化能力。

  深化产业合作,加快企业走出去。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制造业走出去发展总体战略,建立完善统筹协调机制。积极参与和推动产业合作,贯彻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与周边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产业合作。发挥沿边开放优势,在有条件的和地区建设一批境外制造业合作园区。坚持推动、企业主导,创新商业模式,鼓励高端装备、先进技术、优势产能向境外转移。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业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提高合作水平。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条,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四、战略支撑与保障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各方面力量,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建立灵活高效的实施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必须培育创新文化和中国特色制造文化,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强化行业自律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产业治理水平。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事项,简化程序,明确时限;适时修订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改革技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和项目经费分配、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加快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改革,加快资源税从价计征,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合理限制。稳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健全产业审查机制和法规体系,加强关系国民经济脉和的制造业重要领域投融资、并购重组、招标采购等方面的审查。

  (二)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清理和废止不利于统一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实施科学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制定和完善制造业节能节地节水、环保、技术、等准入标准,加强对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统一执法,以市场化手段引导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切实加强监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严厉惩处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企业创造良好生产经营环境。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健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机制。完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涉及的职工安置、债务清偿、企业转产等政策措施,健全市场退出机制。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实施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建立涉企收费项目库,取缔各种不合理收费和摊派,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推进制造业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中国制造信用数据库,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动态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推行企业产品标准、质量、自我声明和监督制度。

  (三)完善金融扶持政策。

  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融资成本。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的优势,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业务范围内加大对制造业走出去的服务力度,鼓励开发银行增加对制造业企业的贷款投放,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符合制造业企业特点的产品和业务。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引导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支持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制造业贷款和租赁资产开展证券化试点。支持领域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开展产融结合试点,通过融资租赁方式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探索开发适合制造业发展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鼓励发展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业务。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通过内保外贷、外汇及人民币贷款、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等方式,加大对制造业企业在境外开展资源勘探开发、设立研发和高技术企业以及收购兼并等的支持力度。

  (四)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加强财政资金对制造业的支持,投向智能制造、“四基”发展、高端装备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为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运用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逐步从“补建设”向“补运营”转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深化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支持制造业领域科技研发和示范应用,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和结构布局调整。完善和落实支持创新的采购政策,推动制造业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落实和完善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鼓励政策,健全研制、使用单位在产品创新、增值服务和示范应用等环节的激励约束机制。实施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税收政策,推进增值税改革,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切实减轻制造业企业税收负担。

  (五)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制造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工程和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培养造就一批企业家和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以高层次、急需紧缺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实施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高等学校建设一批工程创新训练,打造高素质技术人才队伍。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制造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深化相关领域工程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完善各类人才信息库,构建产业人才水平评价制度和信息发布平台。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人才的表彰和奖励力度。建立完善制造业人才服务机构,健全人才流动和使用的体制机制。采取多种形式选拔各类人才是技术人才到国外学习培训,探索建立培训基地。加大制造业引智力度,引进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

  (六)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

  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优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加快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依法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力度,建立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快构建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积极发展面向小微企业的融资租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保险保单质押贷款等。建设完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引导各类创业投资基金投资小微企业。鼓励大学、科研院所、工程等对中小企业开放共享各种实(试)验设施。加强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创业、创新、融资、咨询、培训、人才等化服务。

  (七)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

  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机制,落实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深化外汇管理、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管理改革,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修订钢铁、化工、船舶等产业政策,支持制造业企业通过委托开发、专利授权、众包众创等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推动利用外资由引进技术、资金、设备向合资合作开发、对外并购及引进领军人才转变。加强对外投资立法,强化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法律保障,规范企业境外经营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探索利用产业基金、国有资本收益等渠道支持高铁、电力装备、汽车、工程施工等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实施海外投资并购。加快制造业走出去支撑服务机构建设和水平,建立制造业对外投资公共服务平台和出口产品技术性贸易服务平台,完善应对贸易摩擦和境外投资重大事项预警协调机制。

  (八)健全组织实施机制。

成立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组长,成员由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制造强国建设全局性工作,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专项、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指导部门、地方开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设立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研究制造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对制造业重大决策提供咨询评估。支持包括社会智库、企业智库在内的多层次、多领域、多形态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建立《中国制造2025》任务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和第三方评价机制,完善统计监测、绩效评估、动态调整和监督考核机制。建立《中国制造2025》中期评估机制,适时对目标任务进行必要调整。

2、《中国制造规划纲要2025解读

策者有意设计一个名为“中国制造2025”的顶层规划。这将是中国制造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其基本思路是,借助两个IT的结合(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改变中国制造业现状,令中国到2025年跻身现代工业强国之列。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的顶层设计。决策者希望,中国能借此规划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路线图。参与者包括中国工程院、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预计明年完成。 

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对此,课题组长、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去年接受华西都市报采访时指出:“中国制造2025”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制造强国的总体战略。 

它是怎样出炉的?用了近三年时间制定计划纲要。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3月4日,政协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政协分组讨论时透露,目前,工信部与工程院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很快要上报国务院。 

工信部部长苗圩接受采访时透露:“该规划是在中国工程院150多名专家花了一年半时间进行战略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又花了一年多时间制定出规划纲要。” 

此前,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工信部弱化以往规划中“五年”的时间限制,规划年限扩展到2025年,更注重中长期规划,保证政策的连续性。 

苗圩介绍,这个规划大体需要用三个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也就是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也是一个路线图,也有它的时间表。 

热词解读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 

中国工程院负责“中国制造2025”规划制定课题组成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屈贤明说,“中国制造2025”意思是:在制造业领域,到2025年中国不仅是大国,还要进入强国行列。2025年步入制造业强国队列。 

对于“中国制造2025”规划,曾有专家解读成,中国要在2025年步入制造强国队列,到2035年赶超德国、日本。 

对此,屈贤明并不否认。“中国到2025年将成为工业大国和强国。中国准备利用20年的时间,赶超德日等国的工业制造业。”屈贤明说,这个结果是经过科学分析、预测的。 

屈贤明称,课题组曾对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印度和中国8 个,从1946 年到2012年制造业的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微信:gallopeng上世纪90年代,中国还处在第8位。经过这些年,中国已经处在第4位,和德国、日本还有一定的差距。根据发展趋势,中国发展在快速上升。日本、德国这二三十年综合竞争力处在基本持平的发展阶段,增长不大。如果政局、经济格局不发生重大变化,综合考虑发达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化进程、经济增长趋势,到2025年中国可以进入强国行列。 

对飙“德国工业4.0”?中国要走一条更好更快的发展道路 “中国制造2025”让很多人联想到与德国“工业4.0”的差别。 

对此,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两者既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中国和德国工业发展的水平不在一个起点上,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并不是德国现在已经实现了工业4.0,德国实现工业4.0也需要810年,它在时间上和我们的“中国制造2025”大体在一个时间段。从内容上看,德国工业4.0和我国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有异曲同工之处。 

“工业4.0”初由德国于2013年提出。它描绘了制造业的未来愿景,提出继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等三次工业后,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作为时代的弄潮儿,盖勒普已经在中国拥有近15年的项目实施经验,全球领先的SFC(生产设备联网、生产数据采集、工装及刀夹量具管理、车间无纸化管理等)-MES(制造执行系统)数字化车间解决方案,目前用户数量已经超过135000多家,旨在通过高效的生产设备联网和NC程序传输,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将整个生产过程中动态的质量数据进行网络化管理,从而实现生产现场透明化和产品质量的高效控制。 

苗圩称,德国总体处在从3.0到4.0发展的阶段,我们可能还要补上从2.0到3.0发展的课,然后才能向4.0发展。我们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工业企业的实际,把发展的路径选择好,走一条更好更快的发展道路。 

一个客观规律:几乎所有的发达都是工业强国 服务业替代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工业化的客观规律,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除了极个别人口少、面积小的高收入依靠的是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几乎所有的发达都是工业强国。 

工业强国,现在在干什么

金融危机之后,发达纷纷抛出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战略和计划,美国制定了「再工业化”、“制造业复兴”、“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抛出了“工业4.0”;日本开始实施「再兴战略”;韩国搞了“新增动力战略”;法国也提出“新工业法国”等。 

这些战略措施中包含的政策具有的共性包括:对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的研发扶持;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对竞争环境的优化等。 

发达希望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调整重获在制造业上的竞争优势。可见,即便是先进的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制造业,而是不断实现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与升级。 

所以,中国作为后起,更不能放弃制造业的发展。从李克强的报告中,可以感受到,中央发展和升级制造业的决心是坚定的,任务也是艰巨的。 

未来5-10年,中国制造业和中国制造产品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不仅仅取决于制造业自身,只有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才能够实现。 

中国工业差距在哪儿?——说说“中国制造”的痛点与愿景 

你印象中的“Made in China”用什么样的形容词贴切?是廉价的小商品?还是一次糟糕的购物体验?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中国制造的话题。总理李克强作工作报告时提到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在服务业比重超过制造业,制造业过剩,且产生诸多环境、问题的情况下,还要继续强调制造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李克强的论断是,中国制造业不是要不要发展,而是必须发展,必须转型升级。一句话,中国制造需要正名! 

中国制造有多强?  

没有中国制造,工业产品价格可能会翻一番。 

这个问题全的消费者都能够回答,中国有超过20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居,有几十种产品的出口占到全出口总量的70%以上。大到轮船、机车、工厂装备,小到纽扣、吸管、笔芯,全人民都在享受着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如果离开了中国制造,市场上工业产品的价格可能会翻一番,且会经常出现断货的情况。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中,制造业支撑的中国经济经历了考验,在危机之后,受打击的,外向型程度更高的制造业又率先恢复增长,不仅是中国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的重要力量,也增强了其它恢复经济的信心。 

还记得电影《2012》中,肩负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方舟就由中国制造。片中的项目负责人说,只有中国才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建造这么庞大的项目。虽然在中国的语境中,被观众认为是略带嘲讽,但事实上,中国制造确实提高了全的福祉,并成为中国经济三十多年来高速增长的核心动力。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制造业是目前并且到2025年仍然是我国具竞争力和化的产业,服务业在比重上虽然超过制造业,但制造业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关键的动力来源。 

中国制造有多弱

为何我们可以载人航天,却没有一个的马桶盖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春节期间,日本的马桶盖火了。很多中国人不远千里跑到日本,就是为了捎几个马桶盖回来,看起来挺可笑,也引起了部分网友对中国制造的诟病。后来还证实,大多数在日本出售的马桶盖居然产自中国,让抢马桶盖的人好生尴尬。 

有人在问,为什么我们已经可以载人航天、有了高科技战机,却不能生产一个让老百姓满意的马桶盖呢?这其实反映了中国制造的弱点和缺陷。 

获得技术,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再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整个过程需要技术转化和转移的畅通机制、成熟的人才市场、公平的市场环境、诚信的交易体系等等,而这些是当前中国制造业的短板。 

因此,我们用着进口的装备,雇请外国技术专家和管理者,按照国外的标准生产产品,贴上跨国公司的标签,直接运到国外,这是中国制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愿意也是常见的方式,而随着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成本的迅速提高,这种发展方式已经走到尽头。 

代表委员热议从“制造”到“智造”中国制造如何蜕变? 

近年来,以高铁、通讯、变电技术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以高技术、低价格的优势赢得认可,“中国制造”逐渐向“中国智造”蜕变。 

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2025”,打造“中国制造”的升级版?代表委员们纷纷谈起了各自的看法。“中国制造”两头受挤压。 

“低端制造业,我们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现在竞争不过东南亚等;高端制造业,尽管发展很快,可跟欧美等发达相比仍有差距。现在中国的工业处于中间地带,受到两头挤压。”谈起“中国制造”,政协委员李毅中透露出担忧。 

李毅中表示,整体上看,我国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尽管我国有上先进的行业和领域,像航天、高铁、核电等,但同时在某些领域还十分落后,比如还有完全依赖人工*作的小矿山、小作坊等。 

2015年春节刚过,微软宣布关闭原诺基亚北京及东莞手机工厂,转越南。两地工厂预计将裁员9000人。有专家分析,作为“工厂”的中国,劳动力成本已优势不再。 

创新需要“双引擎”驱动 

工作报告提出,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 

3D打印、工业机器人、云计算、电子商务、快递物流……众多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蓬勃涌现。“这些都具备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成长性,有很大的创业投资规模,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政协委员、广东省参事刘昕说。 

“新一轮创业浪潮是稳定中国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不断产生的创新活动和新企业给经济增长带来了持续的活力。”人大代表、经济学家辜胜阻说。

3、工业4.0解读

自从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后,引发了关于工业的大讨论,各国纷纷制定自己的工业4.0规划。现在的工业4.0已经是泛工业4.0了。所以我想从两个角度谈谈对工业4.0的理解。

德国的工业4.0是什么和中国的工业4.0是什么。

1)德国的工业4.0:

背景:

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相关协会提出工业4.0的初步概念,此后德机械设备制造联合会等协会牵头,来自企业、、研究机构的专家成立了“工业4.0工作组”进一步加强工业4.0的研究并向德国进行报告,2013年发表了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组建设了由协会和企业参与的工业4.0平台(Platform-i4.0),德国也将工业4.0纳入《高技术战略2020》中,工业4.0正式成为一项战略。目前,德国正计划制订推进工业4.0的相关法律,把工业4.0从一项产业政策上升为法律。

为什么叫工业4.0:

德国工业4.0核心技术是CPS(信息物理系统),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是德国擅长的嵌入式系统的技术进化方向。

本质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实现“智能工厂” 核心是动态配置的生产方式(汽车生产举例,明珞)。首要目标是工厂标准化

两大主题:智能工厂(未来智能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生产设施的实现。)、智能生产(侧在于将人机互动、智能物流管理、3D打印等先进技术应用于整个工业生产过程,从而形成高度灵活、个性化、网络化的产业链)。

核心是智能制造。

德国工业4.0的特征:

趋向于未来的“智能化工厂”,更趋向于硬配置、重生产、偏技术的微观变革,偏自上而下的人为导向。着眼点偏微观。

受限于德国制造业传统的文化,德国工业4.0缺乏“开源、开放、共创、共享”的互联网思维。

需要进行大量的设备升级,将耗用大量的资本。

传感器是工业4.0时代的核心组件,传感器通过将物理信息系统转换为标准信号,反馈到CPS,是未来工业4.0时代的核心基础技术。但目前传感器互联的标准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2)中国的工业4.0 

两国工业情况对比:

德国工业

中国工业

多为中小企业和家族式企业

国企、中小企业

大量采用自动化设备,自动化程度高

自动化设备少,自动化程度较低

工厂信息化程度高,工业软件发达

工厂信息化程度偏低,大部分处在单项应用阶段,工业软件应用处于初级阶段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德国工业4.0并不完全适合中国。

背景:

类似的概念中国早已提出——“两化融合”,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个早在2002年就提出的战略,直到2013年底,工信部部长苗圩才在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表示:“两化融合”是工信部立足之本

2013年德国正式推出工业4.0之后,中国就派了大量专家学者进行学习、调研。2014年10月李克强总理访德期间,双方20多位部长会晤,形成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宣布,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做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并提出中国制造2025。

互联网+,是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层次深度结合)的升级版,不仅仅是工业化,而是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融合。

  所以互联网+着眼点更宏观,更符合互联网思维,更符合中国国情。IT高峰论坛上,与会代表达成共识,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仅次于美国,所以中国应利用现有优势,深入扩展互联网应用,实现弯道超车。

  对于互联网+工业的着手点应该既参考德国工业4.0的思想,也要利用互联网思维,实现“混搭”。

3月9日工信部下发了《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建立六方面示范点,流程行业的智能工厂、离散行业的数字化车间、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个人理解前三项是偏向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后三项偏向于互联网思维,偏向于互联网+。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版权所有 科工网&北京天云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15 - 2022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0211号-5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