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机器人的交流和互动,以及在同一空间的协作是专家们一致认定的未来机器人研究需要破解的难题。
中国工程院王天然院士认为人机互动是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难题,我国应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研究。他举例说,工业机器人已经在零部件的高精度加工上大量使用,但是在装配时,更多还需要人来亲力亲为,而机器人和人的人机互动将能解决这一问题。他认为,要做人机互动,就必须把人特有的符号化能力、学习能力、预见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大脑逻辑推理能力和机器人特有的精准、力量、重复能力、作业时间、环境耐受力结合在一起。“将来可能还会在生物电信号的解析,生物反馈控制人机协调和本体结构设计,甚在分子尺度上实现人与机器人的融合。”王天然说。
“如果要值得研究的领域,我选择人机互动。”诺尔教授说,“这是紧迫具有挑战性,又具有回报性的研究项目。”尽管目前机器人已经有了大量应用,但它们与人类还是各自为政,机器人还不能迅速地理解人类的意图,人类也无法与机器人交流。他认为这方面的突破,有待对人脑工作原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1.需求背景1)建立覆盖加工车间的分布式控制网络,实现NC程序的有效调用、稳定有效传输和在线加工等,
上周《2025年国产智能机器人企业竞争力报告》(瞭望财经快思慢想研究院)突然刷屏朋友圈。这份报告直接
汽车行业与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协同发展确实正在形成一条高潜力的产业链,两者的技术共享、供应链整合和市场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