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达到65%,主要农作物的耕作环节以及小麦、水稻的收获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玉米机收、水稻机插水平及粮食烘干、秸秆处理、高效植保能力快速提高,花生、油菜、棉花、甘蔗生产机械化取得新突破。
各级农业、农机化主管部门努力加大项目经费投入,大力开展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探索与创新,不断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有力地促进了农机装备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在推进全程机械化工作中,呈现三方面特点。
行政推动力度*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在建设500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的目标,并纳入“十三五”期间农业现代化重大工程规划。江苏、吉林等省发布意见,提出整省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浙江整省实施农业领域“机器换人”工程。一些市县将全程机械化工作由部门行为上升为行为,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程机械化的意见,明确了推进措施、部门责任、考核目标。大力推进全程机械化,已经成为各地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新抓手。
投入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财两部继续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解决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所需机具装备。引导各地加大对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等绿色增产技术所需机具的补贴力度,力争做到应补尽补、敞开补贴。紧盯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中央和地方财政都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农业项目资金,支持全程机械化的机具研发、示范县创建、深松整地、秸秆还田、新型农机服务主体建设等。大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已经成为各级财政支持“三农”发展的新。
推进工作机制日益完善。农业部印发了《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评价指标体系》,公布了首批28个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激发各地创先争优的工作热情。农业部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指导组,强化了对各地的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指导服务。农业部启动实施了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支持159个县(区)创建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装备配套方案和生产经营模式,打造了一批可看、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各地积极争取地方投入,建立了一批省级、市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形成了多层次创建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的良好格局,以点带面,引领周边地区全程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创建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已成为各地农机化工作的新亮点。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数字化转型已逐渐成为传统制造企业跃迁发展的关键路径,通过诊断评估识别企业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制定数字化转
无AI(人工智能)不科技。面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科技革命浪潮,几乎所有人都在发出这样的感慨。伴随AI
长期以来,3C电子行业是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的第二大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应用量仅次于汽车行业(整车及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