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不“忙”?这一年自动化市场发生了什么

2024年2月6日 来源:工控网  浏览 22 次 评论(0)

回首2023年,工业自动化市场的波澜与变迁都凝聚在“茫”与“忙”之中,这两个字不仅勾勒出了过去一年的市场轮廓,也为我们揭示了迎战2024的策略方向。


“茫”中,我们见证了工业自动化市场的不确定性,自动化产品市场规模在需求不振、供给过剩、出口遇冷以及行业周期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明显的下行趋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经历一场调整与重构;


“忙”中,我们看到了工业自动化市场中的新活力,AI技术的深度赋能使得传统制造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以新能源、光伏和锂电等为代表的新兴领域孕育着智能制造的新机遇。产业链生态圈的紧密合作、并购整合等事件也愈发频繁。



(然)”之年


Di

Mi

三年疫情带来的“疤痕效应”短期内较难消除。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2023年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受到疫情、地缘政治、贸易关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制造业和自动化市场的需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市场总体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传统行业的需求和投资信心陷入低迷,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困境。其中OEM型行业全年同比下滑严重,项目型行业得益于2022年延期项目的推进以及产业链上游升级投资的追加,自动化市场得以保持稳定增长


在经历了疫情的冲击后,许多投资者对制造业的前景持谨慎态度,担心市场需求无法快速恢复,担心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担心技术革新带来的竞争压力。这些担忧导致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新项目开工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制造业的困境。


Guo

Sheng

近年来,新能源行业,特别是锂电池、新能源汽车以及光伏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随着产业链大幅扩产,新增产能持续释放,产能过剩问题开始显现,像光伏、锂电产业链由于产能扩张过快,2023年产品价格均出现过大幅调整


产能过剩不仅是2023年全球制造业的热门话题,也是2024年的焦点问题,未来还将引发市场激烈竞争和新一轮洗牌。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已有9家动力电池企业在过去10个月内被淘汰出局。


Ku

Cun

由于2022年出现的供货链问题,导致企业出现恐慌性备货。这一状况在2023年依然存在,并且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限于厂商端,还包括代理商端以及用户端。大量中间库存面临出清压力,严重影响了新订单积极性。因此,产业链去库存的诉求愈发强烈。该问题主要出现在欧美品牌中。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对全球4353家可进行比较企业的统计分析,全球制造业的库存正在出现过剩迹象。主要企业的库存金额在9月底达到2.1237万亿美元,较新冠疫情爆发前高出30%。由于中国经济放缓等原因,全球制造业去库存进展缓慢。


在各类产业中,“工业机械”的库存周转天数达到112天,创下过去10年来的最高纪录;“电子装置和设备”的库存周转天数也达到了140天的最长水平。此现象表明,全球制造业库存已呈现过剩迹象



图片

(碌)”之年


Chu

Kou

2023年,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海外市场需求持续低迷。这种状况对中国制造业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出口业务面临较大压力。随着出口市场的变化,出口结构也在悄然调整。传统出口产品市场需求减少,电气器械、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品等新兴领域表现出了较好的市场前景,成为制造业出口的新亮点


据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3.92万亿元,增长了2.9%,占出口总值的58.6%。机电产品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了29.9%。


以光伏为例,2023前三季度,光伏产业继续实现快速发展。从制造端来看,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主要制造环节产量同比增长均超70%;从进出口看,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了88.3%、74.3%和33%


Chu

Hai

最近几年,中国产业链外迁都是比较热的话题,特别是在地缘政治的推动下,这一趋势仍处于持续的状态,更多企业将目光瞄向了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印度等南亚国家


伴随中国制造业产业外溢,制造业成为中国对欧盟、东盟国家投资最大的行业,同时也是对美国投资第二大行业。中国企业将对美出口的生产地延伸到了东盟和墨西哥。这些成本或者关税更低的国家,使得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不降反升。


中国拥有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和庞大的市场规模,这些优势使得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产品的制造,中国制造业的每一个环节都与全球市场紧密相连,为全球市场提供了诸多选择。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自动化企业也抓住了出海的机会,加快了全球化步伐。无论是通过产品直接出口、随设备配套出口,还是直接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并购海外公司,中国自动化企业都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寻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特别是以中控技术、汇川技术、英威腾、禾川为代表的国内厂商在2023年陆续完善了渠道建设、样板点攻关、海外服务能力建设等。2024年本土厂商出海有望不断加速。


Ti

Dai

疫情时期,外资工控品牌生产交付受到较大影响,内资品牌凭借复工复产迅速、服务灵活性强、产业链本土化等优势持续抢占外资品牌份额,替代进程显著加速。


2023年,本土头部品牌在硬件维度对外资的替代进一步加速。本土品牌在生产过程中更倾向于使用本土供应链的零部件,提高产品的国产化率。例如:PLC、变频器等产品,这些原本依赖外资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如今在中国市场上都有比较优质的本土替代品。这一趋势的背后,是本土品牌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也是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外资品牌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国际环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际政治、经济、贸易等因素的变化对外资企业产生了巨大压力。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外资品牌纷纷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本地化进程,包括研发、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加快供应链本地化,以便应对更多复杂情况


2024新变局


在“茫”与“忙”的交织中,2023年的工业自动化市场展现出了复杂而多元的面貌。展望2024年,磨底走向复苏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线,我们认为工业自动化市场也将迎来周期向上的趋势变化


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市场需求有望得到恢复和增长。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将继续推动市场的发展。特别是AI技术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将为工业自动化市场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悲观者永远正确,乐观者永远前行。这两天,伴随着A股市场的连续走弱,市场情绪低迷,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再起。对于自动化企业来说,未来更需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力,加强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直面新变局!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版权所有 科工网&北京天云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15 - 2022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0211号-5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