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智能网联汽车列入国家智能制造发展重点领域

2021年1月6日 来源:世界智能制造大会  浏览 685 次 评论(0)

在长沙试运行的自动驾驶车队(人民网 赵超 摄

  2020年对于自动驾驶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多个城市试运营,无人配送车开始落地……虽然离大规模普及还很遥远,但自动驾驶已经从概念照进现实。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近日举行的“工信沙龙”上表示,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130万辆,新上市车型中装载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的车型已经占比将近15%的比例。下一步工信部将推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互融协同发展,强化需求应用牵引,促进跨行业创新和资源整合,合力打造分工合作,互融共生的新兴产业生态体系。


政策鼓励

 推动技术互融协同发展

  随着汽车与信息通信、新能源等领域深度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催生出智能网联汽车这一新的产品形态。

  2015年,国务院首次明确将智能网联汽车列入未来十年智能制造发展的领域。此后,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中央部委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将自动驾驶汽车列为任务之一,并提出要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汽车法规体系建设。

  今年3月,工信部发布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性标准报批稿,并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首个由官方发布的自动化等级标准。也意味着,我国自动驾驶相关产业全业态和价值链体系将迎来规范化发展。

  今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简称《规划》),这是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后,我国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又一纲领性文件,对产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规划》部署了多项战略任务,并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放在了首位,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

  对此,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处副处长马春生表示,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电动化底盘融合新型一体化的电子电气架构,是网络化智能化技术运用的载体。网联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把自动驾驶程度进一步提高,改变了整个汽车产品的形态。

  “在以往历次工业中,汽车都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应用载体。当前,新一轮科技蓄势待发,引发全球汽车产业深刻变革。” 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副研究员赵世佳表示,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一代信息通信等技术带动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和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关键技术正在加速融合。

  马春生表示,网联化是中国在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的一个特色,也是未来我们具有优势的地方。未来,相关部门将鼓励加快5G通信基站、C-V2X路侧设备部署,推动智能化道路升级改造,鼓励引导车载无线通信终端的装配,推动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协同发展。

  同时,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更多具有互联网大数据的产业属性,未来,相关部门还将强化整车需求和应用牵引,促进跨行业创新资源整合,合力打造分工合作、互融共生的新型产业生态体系。


产业竞逐

科技巨头争相布局相关赛道

  自动驾驶技术是公认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关注焦点之一。目前,中、美、欧、日等都将驾驶自动化技术作为交通领域的发展方向,并从层面进行战略布局。

  在国内,近几年,自动驾驶被各大企业、机构视作下一个风口,在新基建助力下,自动驾驶正加速落地,围绕车路协同产业为着力点的新万亿级市场正加速形成。在此背景下,多方巨头纷纷跨界“联姻”推进自动驾驶落地。

  11月19日,中国电信广西公司和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自治区党校联合举行广西电信5G+新宝骏自动驾驶启动仪式,宣告广西5G自动驾驶应用正式落地,这在广西尚属首次。

  此前,10月21日,由无人驾驶公司轻舟智航和中国移动联合部署的首个常态化运营的5G自动公交在苏州落地。

  不仅如此,汽车厂商和互联网巨头也加快了对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

  10月12日,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Robotaxi正式在北京开放运营。此次开放的区域大约700公里,覆盖了海淀、亦庄等15个站点的测试区。

  今年6月,滴滴出行也在上海推出了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生活服务平台美团同样在布局自动驾驶业务,提出3年内要在北京顺义区部署1000辆自动驾驶配送车。

  另外,北汽集团也表示要在2024年量产L4级自动驾驶;长安汽车则表示将在2022年前逐步实现L4级、L5级自动驾驶车型的量产。


未来可期

 “无人驾驶”有待多领域协同突破

  随着自动驾驶测试的落地,这项技术的场景应用正在不断成熟,市场前景与想象空间也进一步扩大。据麦肯锡报告显示,中国自动驾驶行业规模将突破万亿美元,有潜力成为上的自动驾驶汽车市场。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我国自动驾驶技术产业链涉及范围广泛,目前,无人出租车、无人环卫、无人公交、无人配送、无人矿车等智能汽车不断涌现,可分别应用于民众出行、物流运输,以及港口、矿山、园区等特殊场景。

  但值得注意的是,自动驾驶技术虽然在5G、大数据等技术支撑下迎来大发展,但别的自动驾驶(L5),即完全不需要人的自动驾驶汽车,仍需要以车路协同、法律规范等诸多方面的突破为前提。

  一方面,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并不是独立发展的,“聪明”的车还需要“智慧”的路。因此未来车路网协同发展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必须。

  另一方面,按照不同的场景,小物流车、大物流车、环卫车一旦实现大批量地上路,相关部门即会面临“如何管”的问题。突破现有法律法规的局限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困境也将是无人驾驶大规模应用的前提条件。

  对此,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认为,产业联合,不光是技术创新的供给者要联合在一起,还要和应用者联合在一起,在用户和供给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只有、企业、社会携手前行,自动驾驶才能真正驶入快车道。”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版权所有 科工网&北京天云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15 - 2022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0211号-5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