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专家呼吁:“制造者”对智能制造要有更多话语权

2019年11月8日 来源:互联网  浏览 834 次 评论(0)

编 者 按

近日,多位专家呼吁,智能制造讲得多是“智能”,今后应该多谈“制造”,“制造者”对智能制造要有更多话语权,否则智能制造之路走不远。其中,已连续参加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指出,推动智能制造发展不仅需要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更需要制造领域的人才。


智能制造的起点是智能工厂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原司长张相木说,智能制造系统的基础是数字基础设施,它的起点是智能工厂。未来的智能工厂以智能装备、新型材料、先进、高度自动化为基础,并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将工业生产和服务的要素进行横向、纵向和端到端的高度集成,从而实现人与机器效率的优化和对市场需求的高度自适应。“智能工厂是‘工业4.0’的精髓。”

智能工厂目前已初现雏形。空客装配线上有一个枯燥的动作:拧螺钉。过去在普通装配线上,工人往往需要使用1100多种工具来安装40多万颗螺栓和螺母,工作量巨大且一致性难以保证。空客公司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将智能工具和物联网引入到装配线,工人可以利用平板电脑或智能眼镜扫描飞机金属表面,虚拟现实技术会自动识别孔深及位置,并将所需螺钉的规格及扭矩通过物联网传递给智能工具,然后由智能工具根据扭矩自动安装。一个本来需要熟练技能的工种,变成了基本“傻瓜式”的*作,整个流程更快捷,螺栓安装后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而奥迪设想中的智能工厂则更进一步。奥迪预计到2030年,汽车生产将不按流水线节奏安排,装配线不复存在,井然有序的流水作业也不再适用。在未来工厂里,独立智能工作台成为核心,通过自动运输系统自主完成所有工序。工厂不再进行专门性的生产,各地的奥迪工厂将变得一模一样,但产品却高度个性化,可以消费者的意愿进行定制化生产。

“智能”讲得多
今后应该多谈制造

智能制造的未来令人憧憬,但专家们也在热潮中发出冷思考:目前对智能制造讲得比较多的是“智能”,但“制造”本身的重要性却被削弱了

“不要在落后的基础上搞自动化,不要在落后管理基础上搞信息化,不要在不具备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搞智能化。”张相木说,“今后应多谈‘制造’,特别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条件下的创新和流程再造等。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先进制造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他说,智能制造的主角应该是“制造者”,“制造者”对智能制造要有更多的话语权,没有“制造者”的担当,我国的智能制造之路就不会走得太远。

要谈制造,就离不开“精益生产”,它是智能制造的基石。“精益生产”是一种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变化、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和多余的东西都被精简的生产体系和管理方式。它的核心思想是按需生产,即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根基是数字化,为生产提供各种量化的方法和工具,使工厂变成可量化、可视化、透明化的工厂;目标是实现零库存、零缺陷、零浪费、零故障。“精益生产是推行智能制造必须经历的变革过程,不懂精益生产的智能制造,好比是在沙滩上建大厦。”张相木说。

“熟练工种”将减少
“能动工种”会增加

“搞互联网、人工智能的人对制造不熟悉,光靠他们并不足以将智能制造推向深入。”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谭建荣说,推动智能制造发展不仅需要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更需要制造领域的人才。

专家指出,智能制造时代,企业的“熟练工种”将减少,“能动工种”会增加,很多体力劳动将不复存在,而高层次研发人才则需求旺盛,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智能制造技术人才将严重短缺。随着智能制造的推进,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市场岗位对接正悄然发生变化。因此,我国要加快培养急需的高端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具有运行和维护关键智能设备的一线人员,为智能制造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邮箱:15236061639@163.com

QQ:60298351

微信:a18137798589

(版权所有 科工网&北京天云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15 - 2022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0211号-5   |   营业执照